第15期《国际中文教师证书》持证人员继续教育会议成功举办

2023-8-30 14:46| 发布者: 对外汉语网| 查看: 1667| 评论: 0

摘要: 为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对外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汉考国际与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于8月22 ...
为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对外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汉考国际与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于8月22日-24日联合举办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学术研讨会暨《国际中文教师证书》持证人员继续教育会议(第十五期)”。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介绍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专家们结合自身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帮助教师在深入学习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加深教学思考,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会议共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泰国、印尼、西班牙、乌克兰、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200余所学校的330余名教师和学生参加。300名教师通过汉考国际ClassIn平台积极互动,交流感受、分享经验,线下会场30余名教师相聚华东师范大学,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会场学术氛围浓厚,讨论气氛热烈!

会议开幕式上,多名资深专家出席并致开幕辞。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副主任丁安琪教授作为主持嘉宾,对参会嘉宾和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顾红亮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校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Istvan Kecskes教授先后致开幕辞,嘉宾们对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成果做出了肯定,强调了中文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期许与信心。


| 资深专家接力,分享前沿成果

会议期间,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从不同角度围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了专题报告。他们分别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Istvan Kecskes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建勤教授、张博教授、江新教授,荷兰莱顿大学陈轶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勇毅教授,剑桥大学袁博平教授,美国休斯敦大学温晓虹教授。

Istvan Kecskes教授带来了两场精彩讲座,主题分别是“How i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anging the way we think about language? ”和“How does pragmatic competence develop in bilinguals?”。Istvan Kecskes教授从跨文化交际及语用学的视角出发,为国际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与实践方向。Kecskes教授借助“Lingua Franca”(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人群通用语)概念,多次强调了语言本身表达的内容与其交际功能的重要性,讨论了新兴语言及其正在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如何影响成年顺序性双语者现有的以L1为主导的知识和语用能力。Istvan Kecskes教授作为一名外国学者,长期致力于推进中文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于2010年创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协会,为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者提供交流学术成果的平台!

王建勤教授在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和新世纪脑科学时代的“脑计划”基础上,对脑科学时代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针对Ellis(2013)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9个核心问题及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面对关键期、僵化、二语理解与产出、内隐和外显知识等复杂的研究问题,王建勤教授在报告中利用了丰富的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回应并提供了最新的科学证据。此话题引发了老师们对用神经学来诠释二语习得的兴趣,更有老师感叹:“没想到学语言也要研究‘脑回路’!”。

陈轶亚教授报告的两个主题分别聚焦中文二语习得的语音、语调及方言层面。陈轶亚教授介绍了一系列关于标准汉语中词汇音调感知学习的研究成果,指出这是一种主要通过音高变化来区分单词含义的语音超音段特征。这一研究结果补充了有关语音片段感知学习的现有研究,并为语音自适应感知处理的理论提供适用范围。陈轶亚教授指出,母语者会根据听众的不同、交际环境与场景的不同来调整发音,因此建议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知觉训练”“音乐体验”等方法帮助非母语者实现语音、语调的习得。此外,陈教授也通过呈现中国不同地区的方言说明了普通话声调系统的异同,指出尽管普通话的方言变体在高水平上具有相互可理解性,跨方言的音调变化不仅影响不同层次的口语词语处理,而且还影响听众在理解句子时的预测处理。

张博教授以词汇教学的直接法与间接法、语素法与语块法、词语混淆的预防法与辨析法三组具有对立互补关系的词汇教学法为例,阐述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对于词汇教学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报告最后,张教授呼吁中文教师应密切关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加强理论学习,做到在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教学法中兼采众长,择善而从,融会贯通,从而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吴勇毅教授重点介绍了言语行为习得研究的最新成果、现存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吴教授首先从理论层面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言语行为分类方式,并分析了言语行为与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社会学、语用学等理论的关系。此外,吴教授特别指出,对如何培养言语行为能力以及如何教学,目前已有的研究大都提出了一些“教学启示”或“建议”,但真正用于课堂实践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吴教授鼓励参会老师们就此做出努力,要有意识地将学术研究带入到教学中,再从教学中总结出经验与规律。

江新教授针对《汉语一语和二语文本可读性分级模型构建》进行了专题报告,诠释了文本可读性(readability)的内涵,指出可读性研究对于分级阅读标准的制定、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监测、教材的编写和评估、中文水平考试命题的科学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江新教授对比分享了进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新时代后的最新研究模型,展示了其团队借助眼动实验构建的基于17个语言特征的汉语二语文本可读性模型,预测准确率可达到84.81%,是迄今为止预测准确率最高的汉语二语文本可读性模型,为参会老师带来了新的技术知识。

袁博平教授长期关注母语为英语的中文学习者,他分享了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成功者少、失败者多的现象。袁教授以汉语不及物动词的习得为例,指出了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面对不及物动词的汉语语序时遇到的困难。同时,袁教授在句法-语义界面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学习者处理这一语法点的表现,探讨了学习者进行语言处理的局限性、对目的语资源分配的低效、以及对各类语言信息之间瞬间协调整合的能力。在交流讨论环节,袁博平教授与老师们就“De-fossilization”(“去石化”)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他指出“Fossilization”(“石化”)本身并不存在于语音、词汇、语义等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类似这类问题还需更多的研究与实证,这也更需要一线教师、教材编写者、测试人员与二语习得基础研究工作者加强合作,以某一概念为切入点,逐步完善将国际中文教学打造成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的学科!

温晓虹教授从动机理论出发,对教师们提出教学建议。温教授在社会动力(Socio-dynamic Approach)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框架下,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学习者的初始动机和激励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进而探索学习者的二语自我(the ought-to L2 Self)是如何在与外界互动中形成的。同时,温教授为老师们提出了一系列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建议。例如,课堂上可以以简单的任务为切入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口语活动,以此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正面的互动和学习体验。在交流讨论环节,丁安琪教授总结表示,学生的动机来源固然值得探究,但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更为关键,这也是教师可以通过活动、互动等方式实现的。

| 提供科学指引 提升专业能力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实践研究,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研究方向,是与相关学科加深交叉融合,实现交叉创新的学科主体,是国际中文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形成自身特点的支柱领域。钟英华教授在会议致辞中提到,中文二语教学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把中文二语教学的内在道理,更多地应用到国际中文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破解现实问题瓶颈,实现科学施教和教学增效,为从事国际中文教学研究的教师提供科学指引,促使其不断加深教学反思,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本次会议,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帮助教师解答了在教学和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有如细雨润物,为教师和同学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有益于教师依据研究成果对现有教学法进行思辨和斟酌,在教学中科学施策,逐步走向研究型教师的发展之路。至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学术研讨会暨《国际中文教师证书》持证人员继续教育会议圆满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