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形体的变化,网上出现了不少版本,以下是对外汉语网为大家总结到的,一起来看: 一、现行汉字的演变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被称为古文字,隶书及以后的字体被称为今文字。 (一)甲骨文 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多是占卜的记录,所以甲骨文又叫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 甲骨文的特点: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处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 (二)金文/钟鼎文 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金文的特点: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较多。 (三)篆书 篆书有大篆、小篆的区别。大篆一般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字形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仍有少量异体字。——代表是籀文和石鼓文 小篆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字形更加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基本废除了。 ——代表是泰山刻石 (四)隶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两种。 秦隶又叫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秦隶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汉隶又称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 秦隶的特点:笔形是方折平直的,而且残存着篆书的某些痕迹。 汉隶的特点:撇、捺和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残存痕迹。 (五)楷书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楷”是规矩整齐、可为楷模的意思。楷书是从隶书发展演变来的,兴于汉末,是通用至今的标准字体,字形方正,书写简便。 楷书的特点:字形方正,笔画没有波磔,书写方便。 (六)草书 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笔形有汉隶的波磔,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从章草变化而来,笔形是楷书化的草写。 狂草:产生于唐代,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 (七)行书 产生于东汉末,一直沿用至今,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行书的特点:形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立,易写好认。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向 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朝着简化易写的方向发展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 (二)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书写更方便了; (三)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如“书”,在小篆中本是从聿者声的形声字,现在简化多了; (四)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减少了。 三、现行汉字的形体 (一)现行汉字经常运用的是楷书、行书。 (二)从成字手段来看,现行汉字有手写体和印刷体的区别。 1. 手写体:常用的手写体是楷书、行书两种。 2. 印刷体:习惯上说的汉字的印刷体,只指印刷上常用的楷书的各种变体。 (1)宋体:又叫老宋体、古宋体、灯笼体,笔画横细竖粗,结体方正严谨,是最通用的印刷体。 (2)仿宋体:笔画不分粗细,结体方正秀丽,讲究顿笔。 (3)楷体:近于手写楷书。 (4)黑体:又叫方头字,笔画等粗,浓黑醒目,一般表示着重时用,常用来排标题。 |